内地充电桩达1610万个 县域覆盖率97%******
图:深圳致力打造“超充之城”,“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标语在深圳随处可见。/新华社
【大公报讯】据新华社报道: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内地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其中,公共充电设施(充电枪)409.6万个,私人充电设施(充电枪)1200.4万个;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达到97.08%,乡镇覆盖率达到80.02%。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总充电量达549.23亿千瓦时。
据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刘明阳介绍,为实现全国充电设施建设运行数据静态可追溯、动态可更新,国家能源局优化和调整充电设施数据统计口径,今后将按照月度向全社会发布充电设施数据。
上半年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翻番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当日召开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约占新增装机的91.5%。其中,水电新增393万千瓦,风电新增513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2.12亿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71万千瓦。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1.59亿千瓦,同比增长30.6%,约占中国总装机的59.2%。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约29%,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此外,会上发布的《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涵盖全球工程应用的主要技术路线,调度运用水平稳步提高,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记者手记/宽容失败 从理念迈向实践******
图:工作人员在联合飞机集团深圳基地的车间内测试无人机的避障功能。\新华社
在科技创新的“马拉松”赛道上,深圳正以制度创新为引擎,为科研人员与资本方搭建起一座“安全港”。近日发布的《深圳市科技创新领域宽容失败履职尽责认定工作指引(试行)》,通过系统化、可操作的规则设计,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从理念转化为实践。
这份被业界称为“创新保护伞”的文件,首次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划定了科研容错边界。5项勤勉尽责条件与9种免责情形,构建起从项目立项到结题的全链条保护机制,让科研人员不再因“怕犯错”而裹足不前。
政策突破的深层意义,在于重构了资本与创新的互动逻辑。过去,国资基金因惧怕责任追究,往往偏好“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真正需要资金支持的早期科研项目往往捉襟见肘。如今,从深圳南山区允许基金内单个项目最高100%亏损,到广州开发区将种子直投单项目容亏率提升至100%,制度创新正推动国资从“保守出资人”转变为“风险共担伙伴”。这种转变,让硬科技企业得以在种子期获得“源头活水”,更让前沿技术突破有了试错空间。
创新必然伴随风险,创新也常与失败如影随形。深圳是次出台的新政,将孕育出包容失败的创新生态,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大公报记者毛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