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喊捉贼!韩国羽协指责陈雨菲四方球拉吊折磨安洗莹,致其膝伤退赛******
8月6日消息,7月26日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女单半决赛,韩国选手安洗莹对阵中国选手韩悦时因膝伤退赛。随后,韩国羽协发布声明,将责任归咎于陈雨菲在14决赛战术,称其使用“四方球拉吊故意消耗安洗莹膝盖”,陈雨菲的“磨王打法”导致安洗莹伤退。
2025年7月26日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女单半决赛,世界排名第一的韩国名将安洗莹在半决赛上与中国选手韩悦展开较量时,因为膝伤退赛,仅取得第三名的成绩。
7月28日,韩国羽毛球协会突然发布声明,矛头直指陈雨菲。他们声称陈雨菲在之前1/4决赛输给安洗莹的比赛中“根本不想赢球”,直言 “她只会用四方球折磨安洗莹的膝盖,‘磨王’的打法太磨叽”。
韩国羽协指责的理由是,陈雨菲通过拉吊四方球战术,刻意延长多拍回合,迫使安洗莹单场跑动距离超出赛季均值,导致其膝盖负担加重,在后续与韩悦的比赛中因体力不支和膝盖不适退赛。
但是,安洗莹回国后MRI检查显示膝盖无结构性损伤,疼痛主因是“长期疲劳积累引发的肿胀”,韩国国家队总教练及前奥运冠军均证实伤势与陈雨菲战术无直接关联。
反过来说,韩国羽协对安洗莹才是真正的压榨。2023年亚运会,安洗莹膝伤遭韩国国家队误诊(髌腱撕裂轻判),被迫带伤参赛导致恶化。2024年巴黎奥运前,韩国羽协以“缺席选拔赛取消资格”胁迫安洗莹打封闭上场。2025年韩国羽协又以赛程压榨安洗莹,全年参赛超40场,大腿拉伤后抽积液、打封闭完成20连胜。
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韩羽协这是在为安洗莹说话吗?感觉像是在报复她。”
“输不起,小心眼”
“安洗莹是个好孩子,韩羽协不是个好家长。”
“明面上是为安洗莹说话,实际上是在把她推到前面来,坑她。”
“安洗莹如果在中国,绝对已经是顶流了。”
“韩国羽协有点贼喊抓贼的意思”
“胡说八道,这是羽毛球的技术和球路,难道只有你们可以,别人就不行吗?”
MLTT迎来 “东” 风:樊振东从“全满贯”到“操盘手”的跨界实验******
北京时间8月6日,美国职业乒乓球大联盟(Major League Table Tennis)官方宣布,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将对该联赛进行投资。这一跨界举动不仅是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更被视为乒乓球全球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美国乒乓球大联盟(MLTT)成立于2023年,由企业家弗林特·莱恩创立,旨在通过商业化的运营模式提升乒乓球在美国的关注度。联赛采用创新的混合团体赛制,并允许球员同时参与国际赛事,这种灵活性使其迅速吸引奥恰洛夫、林昀儒等顶尖选手投资并参赛。
运动员话语权的质变
作为乒乓球史上第三位“超级全满贯”得主,樊振东在长达十余年的竞技生涯中,始终以“规则适应者”的身份存在:从青少年赛的11分制改革,到国际乒联对胶皮、发球规则的调整,再到奥运会团体赛制的变化,他的核心任务是在既定框架内追求极致竞技表现。但此次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局MLTT,标志着他的角色彻底逆转——通过资本介入,他将深度参与联赛赛制设计、商业开发策略甚至全球人才布局的决策过程。
这种转变的本质,是运动员从“被动执行者”向“主动建构者”的跨越。MLTT独创的黄金赛混合团体赛制中,关键分决胜局、跨协会组队 等创新规则的打磨,樊振东的职业经验将成为重要参考。正如他所言:“运动员最懂赛场需要什么,观众想看什么。”这种基于一线经验的规则设计,既能提升赛事观赏性,更能让运动员的利益在商业链条中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商业价值的维度升级
樊振东的个人IP早已具备全球影响力——此前加盟德甲萨尔布吕肯俱乐部时,主场上座率从400人飙升至2000人,门票秒罄的现象印证了其“流量磁石”效应。而投资MLTT的动作,让他的商业价值实现了从个人符号到生态引擎的质变。
在MLTT的商业版图中,樊振东的角色体现在三个维度。竞技层面,若未来以“球员+股东”身份参赛,其赛场表现将直接提升联赛竞技水准;市场层面,全球影响力可吸引更多赞助商、转播商入局,完善乒乓球在北美的商业链条;文化层面,结合MLTT与中国国家旅游局纽约办事处的合作,他能成为中美体育文化交流的纽带,让乒乓球超越竞技,成为跨文化传播的载体。
这种多维价值的释放,远非单一赛事代言可比。正如NBA球星詹姆斯从球员到球队股东的转型,樊振东正在复制 “竞技成就-商业信任-生态主导”的递进路径,为乒乓球运动员的商业生命周期开辟新范式。
项目发展的格局突破
中国乒乓球长期处于世界顶尖水平,但独强的格局也让项目面临全球普及度不足的隐忧。樊振东的跨界投资,恰是对这一问题的主动破局——从“为国争光的冠军”到“全球推广的使者”的转变。
MLTT的特殊性在于,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职业联赛,而是以“连接不同文化”为使命的商业平台。奥恰洛夫、林昀儒等多国顶尖选手的参与,已形成跨国联动的雏形;樊振东的加入,则为这一平台注入了中国智慧。例如,他可将中国乒乓球的青训体系、赛事运营经验引入北美,帮助MLTT建立从青少年培养到职业赛事的完整生态,而非单纯追求短期商业热度。
这种转变的深层逻辑是:乒乓球的全球化不能仅靠中国选手在赛场上的胜利,更需要建立让各国选手、观众、资本共同参与的利益共同体。樊振东的投资,正是用资本的力量打破地域壁垒,让中国乒乓球的经验转化为全球共享的资源。
从全满贯选手到联赛操盘手,樊振东的角色转换本质上也是一场“体育生命长度”的革命。在传统认知中,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巅峰期不过十余年,但他通过资本介入、生态共建,将自己与乒乓球项目的命运深度绑定,让职业生涯突破年龄与竞技状态的限制。
这种探索对中国体育界的启示尤为深刻:当运动员不再将金牌视为唯一归宿,而是以更开放的姿态参与项目的全球治理、商业开发、文化传播,不仅能延长个人职业生命周期,更能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或许未来,人们会忘记他在巴黎奥运会男单决赛中的具体比分,但会记住:有一位叫樊振东的乒乓球运动员,用一次勇敢的跨界,让这项运动在全球的版图上,多了一块充满可能性的新土壤。
原标题:《MLTT迎来 “东” 风:樊振东从“全满贯”到“操盘手”的跨界实验》
栏目主编:陈华 图片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秦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