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CCTV5直播,中国男篮VS沙特,新五虎出炉,胡金秋率队争开门红

(图1)

巧用“冷资源” 大草原崛起“中国云谷”******

  图:“同心筑梦 共谋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内蒙古行联合采访团,在和林格尔新区城市大脑及数字化展示中心参观,详细了解情况。

  7月31日,“同心筑梦 共谋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内蒙古行联合采访团走进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中国云谷”,先后探访了云谷数字文化产业基地、城市大脑及数字化展示中心、内蒙古数据交易中心、内蒙古显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地。采访团成员亲身感受到“中国云谷”在数字时代的崛起之路。

  和林格尔新区依托年均气温7摄氏度自然冷却优势和稳定网络,形成数据中心、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发展格局,总算力规模约10.1万P(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每秒),其中智算占比超95%,构建起“进京入沪下湾区”的算网一体化格局,为数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算力底座”。\大公报记者 乔辉、王月

  和林格尔新区是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八大枢纽、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是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是“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的先试区,是享誉世界的“中国云谷”。在算力规模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文智表示,2024年内蒙古全区算力总规模达到9.4万P,其中智算8.7万P、居全国第一位。而据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二级巡视员李力介绍,今年内蒙古算力规模有望突破20万P。如此庞大的算力资源,为数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算力底座”。

  算网一体 “进京入沪下湾区”

  同时,新区构建起“进京入沪下湾区”的算网一体化格局,与2个省会实现“微秒级”直连,让算力资源能够快速、精准地输送到各个需求点,为数智领域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吸引了众多企业在此扎根发展。据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曹占伟介绍:2024年,新区完成营业收入400.6亿元(人民币,下同),固定资产投资185.5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4亿元。

  和林格尔新区紧紧围绕产城融合的发展定位,聚焦算力及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未来信息、食品加工四大板块,全力构建算力数据产业链、临空经济产业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四条产业链,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文化数字化 新产品新项目涌现

  此外,和林格尔新区依托数字经济企业集聚及丰富的算力资源优势,谋划布局文化数字化产业。云谷数字文化产业基地作为新区培育、集聚文化数字化产业企业、展示文化数字化产品的重要载体,由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与北京云天畅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由“一中心+一平台+N领域”构成。

  内蒙古云天盛乐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河介绍,“一中心”即云谷数字文化体验中心,布局集党建数字展厅、XR大空间、云电竞于一体的数字展览新空间。通过AI研学、数字文旅等多模态算力应用场景,展示文化数字化新产品、新项目、新业态。

  “一平台”指数字文化产业孵化平台,借助多云算力调度平台的要素保障以及云天畅想的技术支持,吸引了一批依托算力支持的数字影视制作、动漫游戏开发等文化数字化企业集聚。这些企业相互交流、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数字化产业生态。

湾区内地九市 七市上半年GDP增速逾3%******

  图:工作人员在联合飞机集团深圳基地的车间内组装植保无人机。\新华社

  【大公报讯】记者卢静怡广州报道:7月31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已全部公布上半年经济“成绩单”。整体来看,9个城市中除江门和佛山外,GDP增速均在3%以上。大湾区两大一线城市中,深圳经济总量大,GDP增速也排在前列,达5.1%。而广州GDP增速为3.8%,虽然增长速度温和,但亦有亮点,生产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五成 。

  记者梳理发现,增速较快的城市普遍在高新科技领域持续发力,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以深圳为例,其通用设备制造业上半年增长17.1%,其中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的产量分别按年增长59.0%、38.0%、35.8%。广州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37.7%,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0.0%;3D打印设备、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战略性产品产量亦录得逾40%的高增长。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广州数字经济、系统集成服务年增20%以上,已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上半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总值4.3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3%,占广东省进出口总值的96.3%。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大湾区内地城市外贸规模连续8个季度保持正增长。上半年,大湾区内地9市民营企业进出口2.82万亿元,增长4.6%,占其进出口总值超过六成。

相关新闻

RELATED NEWS